[閱讀]20170128《好老師是自己找的》

1.
先謄錄一則全書中我最喜愛的故事,分享給大家。

※ ※ ※〈只畫鯨魚的老師,跟什麼都畫的學生〉※ ※ ※

《西遊記》裡孫悟空有兩個老師,一個是菩提祖師,什麼都教,飛天下地教他七十二變,但是師生分離的時候,菩提祖師要孫悟空不得承認他們有師生關係。

孫悟空還有另外一個老師,叫做唐三藏。唐三藏什麼也沒有教他,只會念咒讓他頭痛,不斷地要他做事,做不到就要他頭痛。

這是兩種師生關係的極端。

我在辛茜亞‧勞倫特(Cynthia Rylant)的《All I see》看到另外一種師生關係。

§

果立站在湖邊畫圖。果立每天都在一個湖邊畫圖,他穿著灰色的雨衣,手拿調色盤跟畫筆,兩隻耳朵也夾著畫筆。他一面畫,一面吹著口哨......而他的白貓,卻一直躺在腳邊熟睡呢!

他畫累了,吹口哨吹得口痠了,就抱起白貓,爬進他的小獨木舟,讓自己徜徉在湖面,平躺著看天,整個人好像是一個蕩漾。

有一個小男孩常常到湖邊來,站得遠遠的偷看他畫畫,越看越喜歡。他們從來沒有正面談過話,果立也不知道這個小男孩在偷看他。有一次,果立又上船去徜徉了,小男孩躡手躡腳地去看他的畫。果立的畫讓男孩非常驚訝,跟他看到的完全兩樣,怎麼看怎麼不像。可是他因此更喜歡這個人了,每天每天,當果立上船去看天的時候,小男孩就偷偷去看他的畫。每天每張圖,他畫的都是一條藍色的鯨魚。有時鯨魚衝上水面,有時鯨魚在水里急急的游,有時是肚子往上翻的跳躍姿態;總是一條藍鯨。漸漸的,小男孩不只是喜歡果立,也喜歡那些鯨魚了。

那天早上,小男孩看到果立走了,又過去看他想看的畫。畫布上一片空白,沒有藍鯨,小男孩看看湖裡,聽著遠處傳來口哨的旋律,他拿起了畫筆,雙手發抖的擠著顏料調色,開始畫畫。他畫果立畫畫的樣子,並在果立回來之前溜走了。果立看到畫布上自己畫圖的樣子,他看著自己揮灑、貓在腳邊睡覺,畫面上還有豆芽音符。他坐下來盯著畫面想了許久。

第二天果立上船走了之後,小男孩又來了。他看到空白畫布上有幾個字「我喜歡你的畫」。小男孩拿起畫筆加上三個字「謝謝你」,他害羞得不敢留下來。再過一天,他再去看的時候,發現畫布上是「請你留下來」幾個大大的紅字,就這樣,男孩留下來了。他們握手、他們點頭、他們自我介紹,果立也把他的貓「星月」介紹給他。從那天之後,他們總是在一起,果立教男孩畫畫,教他畫光影、線條、算比率,也教他怎麼樣抱貓、替貓搔癢,以及如何才不會被貓抓傷。當然,這個時候他總是看著果立正在看的遠天。

有一天,果立買了畫架、顏料,當禮物送給了小男孩,從此他們變成了師徒。兩人不斷地站在湖邊畫畫,都左手拿著調色盤、右手拿著畫筆,兩耳也都夾著畫筆;果立還是吹著他的口哨──第五交響曲〈命運〉,小男孩也開始學著吹口哨。

有一天,小男孩吹出了口哨聲,而果立畫的還是一條藍鯨,在水草上自由自在的游,旁邊有好多好多粉紅色的小魚,小男孩則是看到什麼就畫什麼。

某天黃昏的時候,男孩忍不住問:「果立老師,你為什麼只畫鯨魚?」果立摸著下巴,臉上笑得燦爛,他望著遠方的水域,慢慢的說:「因為我只看到鯨魚。」說完,他沉思了好久。小男孩順著老師的眼光看去,他知道那條鯨魚一定在那邊,只是他看不見;他也知道有些東西等著他去畫,他會看到,當他看到的時候,他就會畫出來。

§

2.
乍看書名,像是在教導學習者如何找尋學習的對象,但英文書名“Teacher's Stories”才是本書主軸。其實這是一本「老師的故事」,記錄了楊教授曾接觸過、採訪過、聽聞過,以及閱讀過的老師故事,連載於兩千年初的國語日報,全書分成「故事,點燃成長的光芒」、「好老師,應該像一首詩」、「最好的老師,是學生自己找的」、「學習,在不知不覺中」四個部分,中文書名“好老師是自己找的”僅是其中的一個段落。但有趣的是,正是這個段落,將本書的全書內涵,從「老師說故事」,翻轉為「故事看老師」,在故事陳述中,返身重新定義老師的概念。

故此,書中紀錄了許多正式、非正式的教育場景;有形的、無形的教師典範;學習者、被學習者的角色錯位,透過一則一則的真實故事或作文故事,引發讀者各自不同的感悟,非常值得一讀。

3.
「老師」是什麼?

從事設計的人茶餘飯後中談到經營的困難時,大家會同情的說:「市場太小,很競爭吧!」從事商業活動的人談到營運的辛苦時,大家理解的說:「經濟不景氣,很了不起啦!」從事製造生產的人說到勞動的苦痛時,大家會感佩的說:「第一線的工作真是辛苦!」唯獨當老師的經常一聲不吭,深怕淺淺的抒發了些許工作上的壓力,就被人報以白眼再補一句:「那你幹嘛當老師?」

原來,從古至今,「老師」都不是一項職業,而是一種關係。想學習的人自己找老師,被找上門來的可以決定要不要當他的老師,一者願打、一者願挨。兩肇在不短的時日中觀察、揣摩、呼吸相感,從而珍惜這種情分:「啊!我這個師傅很多缺點,但是他很親切可愛。」「我這個徒弟不太靈光,但是很積極可愛。」弟子不必不如師,師不必賢於弟子,道之所存,師之所存。其中的師生相感,更分外可人。

現代因為「國民義務教育」興起,非親非故的人們,因為成長過程的需要,受制於人地,不得不屈就在課室哩,鞠躬哈腰稱呼你一聲「老師」。一代傳一代,累積的負面情緒已頗為深厚,加上有時難免發生「弟子未必不如師,師不賢於弟子」的困境,只要有心人士稍稍的撩撥,沉潛積怨就能翻騰起風浪來。局部,如不良分子勾引中輟生的口吻;廣泛,則如部分政客或名嘴勾引輿論帶動風潮。

一千兩百年前,老師的工作是傳道、受業、解惑。如今,「傳道」有「電視」(媒體),「解惑」有「Google」,只剩下「授業」,因為證照與人脈的生存需求,還有「名師」存在。倘若真的每隔六百年有賢人一匡時弊,在韓愈〈師說〉的一千兩百年後,我們是否亟需冷靜下來,思考現代「老師」應有的圖像:我們對老師的期望是什麼?從而給予相應的要求以及待遇。

4.
回到最開頭的故事,果立未必是一位好老師:他的課程沒有經過計畫,教學活動缺乏脈絡,他的教學內容更不固定,課後也少有評鑑。但他是一個很可愛的人,像是一頭藍鯨,擁有自己的面貌和風采,能夠吸引什麼都想學、什麼都想畫的孩子,引發了他的學習欲望。這個孩子未來未必喜歡畫藍鯨,也許他也會有屬於自己的面貌,但是這段師徒互動的當下美好無比。我也期望自己在教學的路上,能更充實自己的內涵,擁有自己的從容不迫,點燃更多孩子的學習熱忱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[研習]Peter Gray《會玩才會學》(Free To Learn)中區讀書分享會20160615

[文稿]我見我聞我思

[觀影]愛在雨過天晴時/戀如雨止(恋は雨上がりのように)